【精选】桥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桥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桥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家乡桥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读写“血脉”、“撷取”、“飘逸潇洒”等词语,能给名词加上合适的动词以组成动宾结构的词组。
3、能正确理解词语在句子环境中的意思,体会用词要准确。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五节。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用词要准确。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课时
课时要求: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缀”、“撷取”、“刚劲雄健”、“飘逸潇洒”等词语意思。
2、通读课文,理清层次。
3、初步理解江南桥多的原因,造型和名称的特征,作者把家乡桥称作“我们的乐园”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大桥。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与桥有关的课文,题目叫(板书)1、家乡的桥
2、齐读课题
3、审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二、预习课文。
1、生字组词。
2、,理解预习3的词。
3、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字组词。注意读音,组词是否正确。
2、理解词意。
①缀——连接,组合。课文指石阶一阶一阶连接上去。
②撷取——摘取。课文指如意桥的桥名是从王维的诗句中摘取而来的。
③刚劲雄健——强劲有力。课文指石桥上凿就的桥名字体强劲有力。
④飘逸潇洒一一自然、大方、洒脱、不拘束。课文指石桥上凿就的桥名字自然、大方、洒脱、不拘束。
3、通读课文,了解各节的大意。
①故乡江南的小河多。(板书:河多)
②小桥的数量多。(板书:小桥多)
③小桥的造型千姿百态。(板书:造型多)
④小桥的名称美,来历多,字体各不相同,关于小桥的故事多。(板书:名称美)
⑤小桥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是孩子们的“乐园”。(板书:乐趣多)
⑥作者最忆家乡的桥。(板书:忆桥)
四、根据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故乡江南的小河多。
第二段:(2—5)介绍故乡小桥的特点。
第三段:(6)作者最忆家乡的桥。
五、练习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作业。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每词抄四遍。
3、读课文三遍。
板书:
河多
小桥多
1、家乡的桥 造型多
名称美
乐趣多
忆桥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学习课文1——3节,重点训练学生分三步体会用词的好处。
2、朗读课文第三节,完成课后练习三填空(1)。
3、准备背诵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1、指名读,讲段意。
2、重点训练体会作者用词的好处。
3、出示学习方法:
*1、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想想带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体会带点词语的运用好在哪里。
按三步学习法学习第一节。
(1)指名个别讲。
①网布——布,分布;网布,像网一样纵横交织地分布。
②故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地分布在大地上。
③“网布”把故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的样子写得十分形象,给读者留下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2)小组讨论练习讲。
(3)请两个小组汇报讲。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用摘句法概括节意。
2、“连接”写出了什么?
(小桥的分布情况。)
3、“赶集要经过八座十座小桥”说明什么?
(家乡的小桥多。)
4、小结:第二节介绍小桥的数量多。作者用两个“连接”写出了小桥的分布情况,又以“赶集要经过八座十座小桥”说明家乡的小桥多。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默读第三小节,准备填空。
2、出示填空练习,学生讨论。
课文第三节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分别写了和的姿态。
3、分男女生读填空答案。
4、给第三小节分层次,概括层意。
5、按层次指导背诵,学生相互试背。
6、指名试背。
四、布置作业:
l、熟背第三节。
2、熟读第四、五节,准备背诵。
3、完成练习册填空的第一部分。
第三课时
课时要求:
1、学习课文第四一六节,并能初步背诵。
2、继续练习体会用词要准确。
3、练习动宾词搭配。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思考:这节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桥名多;桥名的由来;桥名字体各异;关于桥的故事多。)
2、轻声读,用“——”划出描写家乡小桥美妙名称的句子;用“(
)”括出这些名称各是怎么来的句子。
3、讨论答案
4、男女生分别读“小桥名称美”和“桥名由来”的内容。
5、指名读描写“桥名字体各异”的句子。
6、出示句子:
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①回顾体会用词要正确的方法。
②出示三步学习法:
*1、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想想带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体会带点词语的运用好在哪里。
7、用三步法理解“相衬相映”,“平添”。
①相衬相映:相,互相;衬,映,衬托。互相衬托的意思。平添;自然而然地增加,增添的意思 ……此处隐藏2801个字……幅图画)
四人小组讨论:
1、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3、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明确:
1、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 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 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2、点评语言、欣赏的角度。
3、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判断。
六、美句赏析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1、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
2、先四人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3、重点赏析以下语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
《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七、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
【点评】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极富表现力,适合朗读。因此本教案因势利导,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目标上看,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循序渐进,易于实施。
从教学流程看,用诗句导入,富有内涵,极具感召力。整体感知、研读赏析、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没有机械、繁琐地逐一分析几幅图画,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画笔或课件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有了活力。让学生运用美学的知识进行鉴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品味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使学生对语言有更真切的体会。拓展延伸部分安排学生赏析影片《英雄》中的画面,贴近生活,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本教案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极强。
桥教案 篇6[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列举了对方哪些“新解”,又怎样逐一加以反驳的。
2.学会如何欣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时数]总计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解释下列词语。
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脍炙人口(kuàizhì):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炙:烤熟的肉。脍:切得很细的肉。招徕:招揽。
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揆情度理(kuí):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址在一起。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2阅读全文,思考预习提示中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
1.速读全文,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第一部分(l~2段):引用诗歌提出反驳的对象(枫桥夜泊)新解,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如考据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而在于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第二部分(3~7段):分别对“乌啼”“江枫”“愁眠”的新解进行反驳。
第三部分(8段):总结,认为这样的“新解”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希望文学研究者不要这样做。
2提问:课文第里段提出反驳的对象后,为什么写“初听觉得很新鲜,同时也对自己过去望文生义的理解感到惭愧”然后文笔一转,又提出自己的疑问?
[明确]:因为考证的内容是前人未说过的所以觉得很新鲜,同时,因为别人能提出新观点,对古代的诗进行考证而自己却未能做到感到很惭愧。然后文笔一转,又提出质疑,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3提问:第1段连用了3个问句,起什么作用?
[明确]:连用3个问句引起读者的深思。
4.提问:你同意作者在第2段对诗歌意境的描述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
1.提问:作者在第3段分几个层次来反驳?有语言标志吗?
[明确]:按“首先”“其次”“第三”分成三个层次。
2.提问:第3段如何分3层反驳的?
[明确]:第一层:先引用“新解”作者的考证,树起批驳的靶子。“新解”作者认为乌啼不是乌鸦叫而是一座桥名。论据是“乌鸦的习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据寒山寺住持说,乌啼桥建于隋大业七年,毁于清同治年间”。结论是诗中‘明落鸟啼”说的是“月亮向乌啼那方向落下去了。”再进行反驳。先驳“乌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乌鸦确实不在夜间啼叫,但不等于说乌鸦夜啼的情况绝对不会有。引诗词曲为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