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教案

时间:2024-07-15 23:43:10
《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放飞蜻蜓》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飞蜻蜓》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过程:

一、 学习课文第二段(2-10小节)

1、 听课文录音2-10小节,观看多媒体,整体感知

2、 学生自学:在陶行知和小朋友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内容。

3、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 指名交流

(2) 评议,补充完善

(3) 完整地、有条理地叙述蜻蜓的相关知识

(4) 教师总结

4、 感悟朗读

(1) 自读

(2) 指名读

(3) 学生评议

(4) 练读

(5) 感情朗读

二、 学习课文第三段(11小节)

1、 自读,感悟:你读懂了什么?

2、 讨论交流(理解孩子们放飞蜻蜓时的迫切心情)

3、 朗读感悟

三、自读讨论,感悟陶行知的为人

1、 自读思考: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

2、 讨论交流

3、 教师归纳总结:陶行知是一个慈爱、有学问、尊重学生、懂得教育方法的大教育家。

四、课后调查

陶行知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查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板书设计:

20、放飞蜻蜓

陶行知

捉→放

《放飞蜻蜓》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教学重点: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并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

教学难点: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课本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揭示课题

(2)指名读。

(3)集体读。

(4)提问: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故事?

(5)过渡,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0节,从陶先生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又有了哪些了解?

2、生自主阅读。

3、组织交流。

4、找出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5、指导朗读。

6、默读比较,发现课文中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7、师讲解蜻蜒点水

8、检查预习情况:说说蜻蜒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

9、迁移练习:

10、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过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蜻蜓却如此神奇,孩子们听得都入神了。(引读最后一节)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这样的觉悟,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蜻蜓)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焦急的心情,希望蜻蜓早回家。)翠贞张开小手往上一送,蜻蜓张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如果你就是蜻蜓,你想对人们说什么?

指导朗读:将这些描写陶先生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总结全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学完这篇课文,你都有什么收获?

3、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19

好朋友——

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

《放飞蜻蜓》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

捉蜻蜓识蜻蜓放飞蜻蜓,这三部分环环紧扣,前后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本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角色朗读等形式,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从而激起对蜻蜓极其他动物植物的有关知识的求知欲,并领略老一辈教育家的风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2、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扣题质疑,理清脉络,学习生字新词。

一、揭示课题:

1、指读以下词语:放飞理想、放飞青春、放飞心情

2、理解放飞:纵放出去,任其高飞。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

放飞蜻蜓(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蜻蜓的曾经不自由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要放飞?谁放飞?怎么放的?)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

2、自读课文:

A、一读注意编写小节,画出生字词语 ……此处隐藏19865个字……请你为大家作介绍。(学生发言)

“蜻蜓吃尾巴”原来是这么回事。(点击出示课件——“由于生殖的需要,会咬自己的尾巴,看起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补充在旁边好吗?

学生摘写资料(提醒写姿)。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将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读书的体会写在书的旁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习惯。

③现在谁能完整地为大家介绍蜻蜓尾巴的特点呢?(指名介绍,齐读——看课件)

⑷眼睛

(学生发言)蜻蜓的眼睛十分特别。(板书:眼睛)

老师边引读课文边出示课件:它的眼睛很大(点击出示:大眼睛)结构很复杂,是由(引读)——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点击出示:无数小眼睛)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我们一起把描写蜻蜓眼睛的语句读一读。(齐读)

2、活用资料,走近蜻蜓

⑴示范批注。

关于蜻蜓,同学们手中还有一份资料,大家都读过了吧?你能借助资料把蜻蜓介绍得更加具体吗?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作补充。(展示课本吃食部分)同学们请看,课文介绍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但没讲吃多少,资料上是怎样说的,(指名读)我们可以把它补充在旁边,一起来读一读。

(示范补充吃食:)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中也能消灭孑孓等害虫。

大家不忙写,老师补充了吃食方面,请你们按这样的方法补充其他方面,好吗?

⑵合作批注。

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讨论确定补写哪方面的内容,(点击出示:1、确定补写内容;);然后认真仔细地阅读资料,划出要补写的相关语句(点击出示:2、读、划相关语句;);大家共同商讨你划出的材料是否恰当,再补写在课文中相应的位置(点击出示:3、补写材料;);最后小组内练说并确定一名发言人(点击出示:4、确定发言人。)

学生补充,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介绍;提示:你不但找得准确,而且字也写得很漂亮)。

⑶合作成果展示(注意错别字的纠正,病句的指导,语言表达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先来补充蜻蜓的尾巴,哪个小组先发言?学生展示、交流。

(注意:①指导以“我们这一小组——”介绍;②口头语言的训练。)

①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

相机出现:蜻蜓点水图片。

评:“蜻蜓点水”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原来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知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齐读。

学生介绍完后询问:你们小组还有人要补充吗?其他小组还有补充的吗?——(集中介绍完一个方面再介绍另一个方面。)

②我们再来看看蜻蜓的眼睛

(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出示无数小眼的课件)评:多么独特的一双眼睛啊!

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小结: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使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

关于眼睛,还有要补充的吗?

过渡:除了蜻蜓的吃食、尾巴、眼睛,你还想补充介绍点什么?

③身体细长,胸部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休息时翅展开,平放两侧。——你读书很仔细,补充了翅膀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得更生动一点吗?(学生说)你真不简单,不但补充了丰富的内容,还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知识。

④口内生着一对坚硬有力的紫色大鄂,脑袋可任意优美转动。

评:这是它捕捉飞虫的有利条件。

⑤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飞行家”。在作急促的冲刺飞行中,每秒的速度可达40米左右;还可以连续飞行一小时不着陆。——评:奥运冠军刘翔跨越110米栏用了12秒91,蜻蜓每秒飞行40米,110米只需要两秒多钟,你看,比奥运冠军还快上好几倍,真是当之无愧的“飞行家”!)

3、创设情境,在言语交际中走近蜻蜓。

⑴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蜻蜓的知识,老师也感到受益匪浅,也喜爱上蜻蜓了。(出示捕捉蜻蜓图)瞧,这位同学也很喜爱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网兜捉蜻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⑵交际训练。(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

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捉蜻蜓的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

(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我知道蜻蜓是益虫,可我并不想伤害它,我只是想观察观察它。这眼睛可真大呀,和我们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尾巴又细又长,有什么作用?

蜻蜓身上还有什么秘密?你们能告诉我吗?

蜻蜓能消灭这么多的害虫,可真厉害呀!不过,我并不想伤害它,只是想仔细地看看它长得什么样子。蜻蜓身上还有哪些秘密,你能告诉我吗?

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

二、走近陶行知

1、课文中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劝说孩子们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神态、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体会,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读、划,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讨论,朗读体悟。

“慈爱地抚摸”“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从这里你看出了陶先生的什么?请你再读一读,体会体会。(指名2、3人读)

“高高举起”——为什么要高高举起?(举得高,孩子们才能看得清。)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我们一起把这一句读一读。

“小心地翻过去”——你读出了什么?是的,他要求孩子们放飞蜻蜓,他自己也十分爱护蜻蜓。大家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用商量的口吻”“还给”——陶行知先生没有居高临下,他非常民主,把放飞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放得心甘情愿。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好吗?请你试一试。(指名2人读)我们一起来读。

3、拓展引申。

陶行知先生(出示头像课件)就是这样一位尊重孩子、热爱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从他的一些名言中我们可以更为真切地了解他。

出示名言,配乐朗诵:

捧着一颗心来,(大家一起读)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别人是这样赞扬他的,

出示:万世师表(宋庆龄先生颂扬他为“万世师表”)

永久不死(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题词“永久不死”)

4、关于陶行知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蜻蜓,关于有益昆虫的话题也有很多,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小朋友课后去搜集,去了解。(出示要求)同学们一起读。(课外延伸:读名言,讲故事,走近陶行知;查资料,做笔记,介绍有益昆虫。)

板书:吃食

陶行知——放飞蜻蜓尾巴

眼睛

《《放飞蜻蜓》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